定南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之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条 城市发展方向
本次规划着重组团式发展,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辐射延伸,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板块。
向东:延续上版城市总体规划思路及定南县本身的发展思路,继续完善富田工业组团,近期于组团内设立台商创业园和恒明珠工业园。
向南:近期保留现状工业用地,中远期逐渐置换工业用地,形成以居住、科教文化、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主的板块。
向西:结合由定南火车站和高速互通口形成的交通枢纽条件,配套商贸物流用地,完善定南县作为赣粤门户物流中心的职能。
向北:以龙亭路为核心,依托现已建成的行政中心和居住组团,完善城北生活居住功能区,中远期开发城北郊区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第二条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结构——“一心、两轴、三区、两组团”
“一心”——城市主中心
即以行政中心为核心形成的集行政办公、商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中心。
“两轴”——两条城市发展轴。
东江源大道——迎宾大道——建设东路——工业大道发展轴,是定南中心城区内东西向的主干路,其向西与赣粤高速公路连接,向东通往天九镇,将火车站、老城区、商业区、富田工业组团串联。
龙亭大道——东风路发展轴,是定南中心城区内南北向城市主干路。
“三区”——城市生活功能区、教育产业园区、文化生态旅游区。
城市生活功能区以老城区为核心,以建设大道与龙亭路、东风路两条主轴线所串起的由定南老城区、行政中心、城北新区、城南新区等组成,形成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活片区。
老城区:以功能疏解、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服务设施配套为核心;老城区南侧规划形成定南县的特色商业街区;
城北以行政中心为核心,形成定南县集行政、居住、文化、教育、商业为核心的城市新区;
城南,伴随工业用地的逐步置换,规划形成定南县生活、休闲板块。
教育产业园区:规划形成以创业、就业培训、普通教育为核心的集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教育产业园。
文化生态旅游区:依托赖布衣风水文化资源和生态山水资源形成的以旅游业为龙头,集文化产业、特色商业、会展商务、娱乐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区。
“两组团”——商贸物流组团和富田工业组团。
商贸物流组团——位于城区西侧,依托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形成的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组团。
富田工业组团——位于城市生活功能区以东,以矿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轻工业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为主导。
第三条 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管制规划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划分为五类建设强度分区。
1、低强度建设区:对于城区边缘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和部分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用地,整体容积率控制在0.3以下。
2、中强度建设区:指城市一类居住用地及丘陵地段的开发建设区域,主要位于城市新拓展区域内的滨水空间、生态景观廊道和产业园区,整体容积率控制在0.5-0.8。
3、中高强度建设区:主要位于老城区和部分新开发的居住组团,整体容积率控制在1.0-1.8
4、高强度建设区:主要位于新城区内部分高档居住组团和大部分商业用地等。整体容积率控制在1.6-2.2。
5、最高强度建设区:主要位于城市主中心和城市商业中心,整体容积率控制在1.8-2.5。
第四条 居住用地规划
1、规划策略
(1)新建组团居住用地策略
在新建成区内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居住新区,引导市民选择新组团为居住地。
(2)老城区居住用地策略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提升旧城居住区整体环境质量。
对旧城区内的居住用地,采取“有机更新”的方式:
保留居住用地:主要包括质量较好、标准较高的单位住房和近年来新建的居住区。规划期内基本予以保留。
调整居住用地:主要包括较早建成、质量标准不高的住房。规划根据其规模,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环境的改善。
更新整改居住用地:指现状生活环境质量较差,服务设施配套严重短缺的片区。规划建议彻底改善其环境质量,或形成新的住区,或迁移至其它居住片区重新安置。
(3)城中村改造策略
城中村改造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意为本、改制先行、改建跟进”为基本原则。
(4)保障性住房策略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建设标准,建设廉租房、公租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应当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并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新建廉租房和公租房应当采取配套建设与相对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新建廉租房,应当将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新建公租房面积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并合理确定套型结构。
2、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422.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6.8%,人均居住用地为28.14平方米。
表6-1 居住用地分布及规划一览表
序号 |
居住区名称 |
位置 |
居住类别 |
环境引导 |
住宅形式 |
1 |
老城居住社区 |
老城区内 |
二类 |
形成配套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的社区。 |
多层为主 |
2 |
城北居住社区 |
城北区块 |
一、二类 |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内部空间的人性化特征。 |
小高层、多层 |
3 |
城南居住社区 |
城南区块 |
一、二类 |
结合城南教育产业园的开发,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山体景观,打造城南新城形象;同时强调内部空间的人性化特征。 |
小高层、多层、低层 |
第五条 住宅建设
成片开发建设新区,更新、完善旧城居住区,对“城中村”进行彻底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注重生活环境改善。同时注意保护传统民居。
新建居住区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要与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和完成,逐步完善旧居住区的物业配置。
规划城区居住组团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城西片区内,其中保障性住房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周边地区以及配套工业园区周边;商品房主要分布在新城区开发地段。
第六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建立“县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分级公共中心组织体系,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3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05%,人均用地为15.8平方米。
城市主中心指城区内公共服务配套相对比较完善和集中的公建中心,主要包括三个区域,一是依托新的行政中心形成的集行政、商业、文体、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建中心;二是依托老城区,于建设东路南侧形成的以商业、文化、娱乐等为主导功能的公建中心;三是城南结合教育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定南县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综合服务设施中心。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至规划期末,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为19.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4%,人均用地为1.3平方米。
整合原有城区内的办公用地,集中到城北新的行政中心布局。
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70.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8%,人均用地为4.7平方米。
规划形成三个商业中心:一是城北商业中心,在行政中心附近规划布局,将行政中心、商贸中心与社会服务中心统一考虑;二是老城区商业中心,位于建设东路以南,依托现状大型商场及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形成定南县特色商业街;三是配合火车站场和高速公路互通口,形成以商业贸易为主的物流商业区。
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6.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5%,人均用地为1.1平方米/人。
在主城区南侧,利用龙神湖、烈士陵园等周边景观环境,规划布置图书馆、展览馆、剧院及文化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形成一个以文化、展览、休闲为特色的文化娱乐中心。
其次在城南配套教育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4、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4%,人均用地1.2平方米。
在城区南侧,依托未来文化、教育用地的建设,规划形成县级体育中心;其次在各个片区结合绿地等设置一些小型的体育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体育锻炼需求。
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0.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7%,人均用地0.7平方米/人。
近期,定南县以构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为主;远期,使全县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中上水平。
对于中心城区内医院,在规划期内以完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为重点;规划新增公立医院一处,位于城区东环北路连木坑东北侧;各个功能区根据自身规模设置相配套的医院,各小区配置门诊所,各组团配置卫生站。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9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19%,人均用地6.5平方米/人。
规划保留部分现状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同时结合定南县打造赣粤边境教育基地的目标定位,规划在城南形成集创业、就业培训、普通教育等于一体的教育产业园区。
7、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社会福利设施(县敬老院、福利院和光荣院)和宗教设施(神仙庙)。
建立以家居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加快推进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城区、组团、城镇、乡村四级,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新的城市用地布局中按需布置相应的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8、社区建设
按照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居住区、小区4级居民生活基本单位组织,以现有居委会为基础划定社区。
完善居住区各类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功能。
第七条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333.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19%,人均用地22.25平方米/人。未来定南县中心城区内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城东富田工业组团内,规划企业类型主要包括矿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现代制造业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等。近期以台商创业园、恒明珠工业园为平台,大力发展工业地产,承接五金塑胶等产业企业落户。
第八条 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仓储用地4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65%,人均用地2.78平方米。
规划主要结合工业用地和便利的交通枢纽位置规划布置仓储用地,主要布局在城西火车站附近,依托火车站场和高速公路互通口形成定南县物流产业带。
附件下载:08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jpg
附件下载:21土地利用规划图0000.jpg